到底是哪個系統的教材說一級頭不能泡水的!?
好幾次我都整組泡在水箱中,被「好心」的潛友幫我把一級頭拿出來,還很細心的幫我掛在水箱外面.....輕聲細語的跟我說,「一級頭不可以泡在水裡喔...要像這樣掛在外面」.....然後...我還跟他說謝謝...
長期未經妥善清洗的Scubapro MK25 調節器一級頭的進氣口。
Scubapro 調節器 A700全金屬二級頭的主體。已經有很嚴重的鏽蝕,表面鍍鉻的塗層已經受損。
一級頭能不能泡清水? 當然可以,調節器的一級頭本來就是設計在水裡工作的,在海水中都不怕了,當然更不怕淡水。
海水對於金屬材質的影響,最嚴重的就是氧化作用。一級頭泡在海裡,其實並不會有什麼損害,在國外的潛水論壇中(scubaboard.com)中,資深的潛水員Sandiegoaes (NAUI 課程主任、Trimix 極限暴露教練、PADI MSDT,大型潛水維修中心負責人 ) 甚至說,如果你暫時沒有淡水可以泡你的裝備,那你寧可先把裝備泡在海水裡,也不要讓裝備長時間在空氣中與海水發生氧化作用,他並且提出了下列3點:
1)一旦開始潛水,在壓力下的鹽水就會進入水肺裝備中的微小空間,無論多麼努力地清潔,無論在潛水後用多少淡水沖洗,淡水沖洗都永遠不會到達鹽水所在的地方;
2)清潔這些區域的唯一方法是每年打開調節器並清潔這些區域;因為這些區域會沾上鹽,除非您每年對調節器進行大修,否則永遠無法將它們清除掉。即使少量淡水進入你的調節器,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3)關鍵的一點是保持調節器濕潤,直到你可以用淡水沖洗它們。到目前為止,這是最關鍵的一步。
以上的說明只強調一件事,調節器一定要泡水裡,就算暫時沒有淡水,也寧可把它泡在海水,而不要讓海水在你的裝備乾掉(長時間),形成鹽結晶。
把一級頭丟在淡水池裡後,才驚覺自己忘了鎖好防水(塵)蓋 !? 幸好 AQUALUNG LEGEND,內建ACD,不怕也不會進水(不是廣告)。
可是...我的調節器不是傳奇,沒有 ACD 啊...會進水啊....
我還是告訴你,免驚。首先你要瞭解調節器的基本構造;一般情況下,你的調節器有4條管子,分別是高壓管(接殘壓表)1條,及中壓管(或稱低壓)3條,分別是BC管及主二級頭及備二。一級頭的工作原理可分為高壓側及中壓側;高壓側就是氣瓶進入的部分,直接連接的就是高壓管、殘壓表;中壓側則是經過調節後的壓力,通常是9.5 bar左右,如BC管及主二級頭及備二都是。
而二級頭的工作原理是:無論有沒有中壓的情況下,二級頭及BC管都是關閉的,水無法經由中壓管進入一級頭裡。
好了,如果以上你看不懂,我說點人話。
1.一級頭泡淡水,防水(塵)蓋鎖上,淡水不會經由進氣孔進入中壓區,你的BC管,二級頭內部,不會碰到一絲一毫淡水。
2.中壓區的管子及二級頭等,都是活腔,二級頭手動排氣,乾燥的空氣可以把任何殘留的水氣吹出。
3.高壓區的高壓管及殘壓表是死腔,水氣最終會積累在裡面,長期情況下,殘壓表內的波登管有可能會鏽蝕損壞。
4.防水(塵)蓋鎖上,由於泡水池的深度通常不深,頂多就1米,這種壓力再加上一級頭的過濾機制,淡水並不會那麼容易進入一級頭。水有沒有進入一級頭,看進氣口在水中有沒冒泡就知道了。
這2側氣室基本上連通的,只有當滿足 "工作壓力" 後,這2側才會不連通;換言之,達到中壓設定值後,會關閉,這反應時間通常很短,多短呢?
Scubapro MK25 的 中壓恢復時間(Intermediate Pressure Recovery Time)通常在毫秒級。
在那之前,還需滿足調節器的最低工作壓力,一級頭的高、中壓2側才會不連通。
Scubapro MK25 的 最低工作壓力,即中壓值(Intermediate Pressure)通常設定在 125 psi 至 145 psi(約 8.6 至 10 bar)
結論:一級頭泡淡水,防水(塵)蓋要鎖上。如果沒鎖上,短期內也不會有大問題。
Way back 20 million years ago, one skill taught in scuba classes was to take your regulator off the tank and breath off the tank. The legend is that one particular reg manufacturer pushed this skill on the agencies so they could sell their particular brand of regulator and being superior since it could flood and still work reliably. The reg manufacturer intended for this to happen in a swimming pool. The instructor would demonstrate the skill, blow the water out of the regulator, reattach it and go diving. And it worked!!!!
資深潛水員Sandiegoaes 說了一個故事,很久以前;大約是2000萬年前(按:恐龍滅絕的4500萬年後),水肺潛水課中有一堂技巧就是 "在水中" 把調節器拆下來,直接用氣瓶呼吸 (這..也太難了),然後再把調節器裝回,排出空氣然後繼續使用調節器呼吸。這是半開玩笑的貼文,但也有真實的部分,但這卻說明了,淡水進入調節器後,是仍然可以正常使用的(當時的某一裝備制造商在推廣),放在今日,這並沒有什麼大不了,配備ACD裝置的調節器,離開氣瓶後會自動封閉進氣口,就算在海水中也不會進水 (丟在水池泡水就更沒差了)。即便是沒有ACD的一級頭,就算沒有關防水(塵)蓋,直接丟在淡水裡,讓淡水進入調節器內部,不會有什麼大影響。
註:那項技巧最終從所有水肺課程中被取消。
資料來源: https://scubaboard.com/community/threads/rinsing-dive-gear.610563/
It worked so well that someone tried it in salt water!!! Then the reg was so gummed up from all the salt encrustation that the reg didn’t work anymore and the skill was eventually dropped from all scuba course curriculums.
但這一段你就要注意了,這裡說的是 "淡水" 。 如果你把調節器丟在海水裡,讓海水進入調節器內部,那你就GG了....趕快送保養。
Salt water inside will absolutely kill your regulator. Again, this is the reason I am so adamant about keeping my regs wet until I can clean them. Salt kills all your gear! A little fresh water in your regulator won’t kill it. It if happens, hook your reg up to a tank and blow it out. I worked on repairing a few regulators that were submerged in a fresh water pool accidentally and then left with water still in them for several months because the shop employee forgot to turn them into the repair department and they were stored in a supply closet accidentally. They had fresh water in them for four months. I hooked them up to a tank, blew the fresh water out and tested them. They worked fine and had to noticeable corrosion anywhere, including the filter. I rebuilt the entire regulator and was surprised at how little corrosion there was for the amount of time that the fresh water was in the reg.
我就不全文翻譯了,但主要是說:「鹽水進入調節器會對其造成嚴重損害,因此我非常堅持在能夠清潔之前保持調節器濕潤。鹽分對所有潛水設備都是毀滅性的!少量的淡水進入調節器不會造成損壞。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可以將調節器連接到氣瓶並吹乾水分。」
很遺憾我必須對某些人這樣說:「教練,你不懂保養裝備」。
你知道,我知道,獨眼龍也知道。摘自《賭俠》經典的台詞;PADI OWSI 潛水教練 IDC 培訓課程內 (或者其他系統),基本的潛水教練培訓課程,並沒有 "潛水裝備保養" 。
這是一項專長技能,需要另外上課及實務練習。
如果你沒有合格的"潛水裝備保養"證照,你怎麼 敢/可以 幫你的學生保養潛水裝備呢?
潛水裝備五花八門,橫跨很多不同的技術領域 (電子/機械/壓力等),也需要一定的維修經驗,但如果你沒有證照,就算你有再多的經驗,您覺得您可以幫學生保養裝備嗎?
如果你沒有駕照,你可以開車上路嗎?
剛剛踏入SCUBA潛水的新手們,可以不懂。但教練您不能不懂。
因此如果您沒有合格的"潛水裝備保養"證照,請您STOP一切。
新手潛水朋友們,當您送裝備去保養時,也許你不懂那麼多,但你應該向你的裝備保養技師詢問下列資訊;
1) 他的"潛水裝備保養"相關證照。
2) 向保養技師索要保養的相片;分解照;清洗照及測試影片等。
3) 詢問相關參數,IP值、二級頭的呼吸阻抗等。
4) 詢問更換耗材、油品種類等。
外表洗一下卻沒有拆開保養;拆壞、裝壞 的情況經常發生,因此您要知道,並不是每一個潛水教練都會保養裝備的,他可能甚至連課都沒上過。
你得先知道一件事,你潛水完,回潛店後,把裝備泡在水池裡,這個淡水,並不是真正的淡水。
當潛水結束,回到潛店,清洗水池原本應該是乾浄的淡水,但是當大家都把調節器 / 裝備 泡在水池裡時,裝備上殘留的海水,會將池子的淡水變鹹,這表示,這淡水已經有了海水的鹽分,雖然很少,但就是有鹽分。
因此回家之後,你還需要再泡第2次清水。大約30~60分鐘就可以,溫水更好。
可以的話,泡水的時侯,加一點點檸檬酸。一點點就好,大約是你喝湯加鹽那樣的比例就可以了,注意,酸度(酸鹼PH值太低) 太酸,將會侵蝕你的調節器鍍鉻塗層。鍍鉻塗層如果被破壞,就很容易被海水鏽蝕。添加的東西,只要是酸性物質都可以,醋酸、果酸等等都可以,但別使用塩酸或硫酸或其他工業酸 (雖然物理上也是可以) ,因為你應該不會想把那些殘留物質經由調節器吸到你的身體裡面。
有些人說可以在泡水時,加入一些清潔劑,這點我不置可否。但至少要 食品級 的洗潔劑,你應該不會想嚐嚐威猛先生或魔術靈、通樂的味道。
不過,調節器洗浄後,不論是橡膠、塑膠或金屬材質部分,能保護的材質的絕不會是洗潔劑,應該是食品級別 (NSF) 的油品或油脂。
以下是清洗調節器的步驟:
1) 一級頭卸下氣瓶頭,用乾浄的布去擦拭進氣口、防水(塵)蓋上殘留的海水。然後鎖上防水(塵)蓋。不要使用氣瓶去吹,因為很吵,在國外這被視為沒禮貌的行為...如果要一定要吹,就吹防水(塵)蓋,而不是一級頭進氣口 。
2) 在船(岸)上時,調節器別直曝陽光,有些橡膠、塑膠材質會變質,不管時間多久,不要讓海水蒸發變乾留下鹽份。
3) 回潛店後確認鎖好防水(塵)蓋,整組調節器泡在淡水中,泡多久,取決於你的行程時間。
4) 瀝乾後,圈捲起來,收納好。別壓折到。
5) 回家後,泡第2次清水,溫水更好,約30~60分鐘。可以的話水中加一點點檸檬酸。如果你加了檸檬酸,那你必需再泡一次清水洗淨。瀝乾後用乾浄的布擦乾浄收存。
6) 泡水也不能泡太久,因為會產生一些黏性的物質 (水的微生物會在調節器表面形成生物膜),24小時以上就容易產生。
多久保養一次調節器,取決於你使用次數、清洗狀況及保養程度而決定。以上步驟正常清洗的情況下,原則上是100支氣瓶或1年 / 保養1次。清洗越仔細,越可以延長使用。
結束潛季後準備收存時再送保養。不要讓你的調節器在不乾浄的狀態下過冬。
如果您不信任我,您能否信任 TDI/SDI 及其他的專家呢?
https://www.tdisdi.com/sdi-diver-news-zh-hant/proper-care-of-dive-gear/
不能否認,也有國外的潛水員 (Sam Morse, Author at Oceanic Worldwide) 認為 "不可以" 把一級頭泡進水裡;
https://www.oceanicworldwide.com/blog/how-to-clean-your-scuba-regulator/
Two special notes: 1.) Under no circumstance should you soak your first stage, and 2.) Do not press your reg’s purge button at any time during the cleaning process so as to prevent water penetration.
不過Sam Morse的論點,是我不認同的。我無法評論他的對與錯,但我並不認同他的想法。
首先他提到,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浸泡一級頭
(Under no circumstance should you soak your first stage,)。
請問 正常潛水時,你背著氣瓶 / 調節器下潛,是不是屬於 "任何情況下" ? 一級頭是不是全程 "浸泡" 著?
其次,他也提到:在清潔過程中,請勿按下調節器(二級頭) 的清除按鈕 (就是二級頭的手動排氣按鈕 ,purge button)
(Do not press your reg’s purge button at any time during the cleaning process)
他的理由是 To prevent water penetration. 避免水侵入。
但事實上卻恰恰好相反,我們就是要在清水中按壓 清除按鈕 (purge button) 讓彈簧活動,把沒沖到的海水洗乾浄。
你的備用二級頭,不就是一直泡在海裡嗎? 正常情況,沒人去吸啊? 它就裡裡外外泡在海水裡,不是嗎?
上面已經說過了,二級頭管線是一個活腔,上氣瓶時,只要按壓 清除按鈕 (purge button) ,乾燥的空氣,就可以簡單的把所有的水氣排出。
那照他的思維,你在海中打浮力袋時,就不應該使用備二去充氣,因為在海中有水壓的情況下按壓清除按鈕 ,海水可能會跑進去啊....
你真的不用淡水去沖洗沖洗?
最後吐糟一點,他說道:every regulator cleaning should start with a thorough rinsing in warm, clean water. Hot or cold water is to be avoided if possible.
「所有的調節器清潔,都應該使用乾浄的溫水。如果可能,避免使用熱水、冷水。」
這就是幹話了。我就沒見過哪個潛店隨時提供 「溫水」給你洗調節器。溫水很好,這沒錯。但要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例如回家後。
台灣的各個潛店 (國外也是) 原則上都 "只會" 提供 "冷水" 讓你洗調節器,那依這位 Sam Morse的說法,你還要不要用冷水洗調節器呢?
這是不同的論點,雖然我不同意。但我覺得可以給大家參考看看,每個人心中自有評斷。
按:Oceanic Worldwide 是由 Oceanic 一家美國的潛水設備製造商所維護,公司成立於 1972 年。